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強調,要實行更加積極、更加開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,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。實現更高質量發展,創新是驅動力,人才是支撐力。誰能打造最優創新生態,誰就能更好地培養和吸引優秀人才,激發人才創新活力,在競爭中占據優勢、贏得主動。
堅持以機制為牽引,精準凝聚人才。要構建大抓人才格局,深入貫徹落實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,將人才工作列為各級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的重要內容,強化“一把手”抓“第一資源”的主體責任。要擺正政府與市場的關系,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促進人才、資本等要素合理配置,以市場活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、創造性。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,破除陳舊觀念、促進政策銜接、打通制度堵點,不斷完善鼓勵社會力量引才、國際化引才、人才評價等制度機制,厚植人才政策優勢,真正向用人主體放權、為人才松綁,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活力。
堅持以發展為導向,筑巢成就人才。推動人才作用最大化,把產才融合作為風向標,讓人才與產業同頻共振。要聚焦產業需求引才,深入推進技能實用人才隊伍建設。要把平臺載體建設作為發展成就人才的“搖籃”,依托產業園區、科技孵化器、眾創空間等平臺,把優秀企業家、創新人才、高技能人才集聚起來,讓新業態、新模式、新產業不斷涌現。企業家是創新創業活動的組織者和推動者,是人才的“伯樂”。要集聚人才強企動能,搞好人才發展長期規劃,推動一流人才、一流技術、一流項目向企業集聚,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,培養造就具有國際眼光、戰略思維的優秀企業家隊伍,最大限度發揮企業家引才用才留才的“主人翁”作用。
堅持以環境為支撐,真情服務人才。要完善人才工作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,鼓勵引導企業、社會組織設立人才發展基金、人才創投基金等,構建政府、企業、社會投入新模式。要進一步完善黨委聯系專家制度,開設人才醫療、創業綠色通道,解決人才后顧之憂。要揚長容短、尊重個性、包容特點,尊重創新、鼓勵創新、寬容失敗,探索人才糾錯容錯機制,為人才提供最開放、最開明、最開心的“軟環境”。
責任編輯:劉迪